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於1月31日建議:「在選校的過程,交通是一個因素,你看到香港很多學生在選校時亦不一定鄰近就學,有時會針對學校的質素。一如去年,我會建議家長在考慮時亦應先考慮學校的質素,多點認識學校後作決定。」言則他是建議家長選校時,不應單一考慮學校的遠近,而是要考慮學校的質素。
到底這番話是跟孩子無法派到原區的本土港媽說,還是跟孩子派不到上水而被派到遠一點兒的新界西學校的雙非媽說,還是跟追貼政策,已經幫孩子「化身港童」搬到北區的聰明雙非媽說?
網友告知《蘋果日報》的報道指出這是回應「跨境學童專屬校網首次加入3間青衣學校,有家長指即使子女獲派青衣學校,亦會返回北區學校叩門」。要參看刊於政府網站的吳克儉與傳媒談話內容全文,才知道為何會講到這一點。今時今日閱讀傳媒報道了解時事,真的要從多方面渠道去收集資訊才可以清楚一點,香港人不想被誤導是超辛苦的。
然而不管吳克儉所說話的對象是那一批孩子的家長,他的言論都是相當奇怪的。如果交通只是一個因素,那為何需要分區派位?在有單非雙非童湧入前,香港本土已有部分家長為求派得市區名校,出盡奇謀進入九龍、香港區校網。如果吳克儉所說的話成立,當初何必成立如此嚴謹的校網和分區派位制度?難道是時移世易,時代變了,政策也變了嗎?如果是這樣,是否可以同時放鬆分區派位制度,增加叩門學額,讓多些人「跨區」到市區名校?
近年每次小一派位都相當緊張,又笑又喊誇張過文憑試(或當年的會考和高考)放榜。
2013年,大量跨境學童令很多北區港童都無法原區就讀,哭的都是港媽 。有子女被派到大埔的上水原居民質問教育局,「點解唔優先派畀我哋原居民?」
2014年出現跨境校網,有單非媽稱兒子一直在上水的幼稚園上學,但小一被派往天水圍區,她批評跨境校網令她的兒子獲派上水學校的機會大減,認為政策對跨境學童不公平。她指「由上水到天水圍的校車車程花時40分鐘,如果要趕及早上6點到關口,兒子就要清晨4、5點起床,擔心他體力不支。」又有雙非媽表示「要公平點……孩子是港童,應該有書讀」,亦有奇招叩門,例如三顧草蘆式和意圖送禮式,尚幸香港仍未出現「特殊途徑入學」與大陸風格接軌,不過就辛苦小學校長、老師和員工應酬這群「進擊的」大陸家長。
每個派到遠一點學校的家長,不管是本土媽,還是來自大陸的媽,都心如刀割。試想,那些是六、七歲的小孩子,誰會願意自家孩子每天像打工一樣長途跋涉?功課那麼多,每天還要花一個小時以上的交通時間,小孩子會否連僅餘的休息玩耍時間都失去?接送孩子上學下課時間拉長,地點變遠,為家長帶來的負擔也會變大。孩子放學後,到底應該在學校附近參與課外活動,還是回家附近參加?同班同學都住在跟自己家不同的地區,如何安排孩子與其他小朋友課餘時一起玩耍及相關的接送問題?或者其實孩子是不需要與同學玩耍的?交通實在不只是一個因素這麼簡單。
吳克儉自2012年6月上任為教育局局長,以上都是他任內所經歷的。吳克儉,你明白那些媽媽們為何痛哭嗎?
到2014年11月,關於小一自行派位的報道中,有校長表示,該年報讀北區及元朗小學的跨境學童較前一年減少,原因不明,有幼稚園指部份學童沒有報名,但也有懷疑部份已搬到北區居住,化身「港童」爭奪學位。由此路進,即是說跨境網政策已經被技術性擊倒,網上查考原來亦早已有報章評論指出這點(「跨境校網廢武功小一派位藏暗湧」,2014年9月24日《太陽報》)。
關於這方面,要看到刊於政府網站的吳克儉與傳媒談話內容全文,才會明白到底他是如何回答的:
「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這些都是港籍學童,只要他們是港籍的學童,我們就有責任提供六年、十二年的免費教育,這是大前提。以往我們擔心跨境的港籍學童要花很多時間在交通上每日往返,影響健康和學習效能。記得去年提過,他們租一些地方,搬過來。搬過來後免除了學生每日舟車勞頓,這是一個進步。事實上,由於他們是港籍兒童,在免費教育政策之下我們一定有學位給他們,所以不用擔心。」
看來,教育局對強大的雙非單非大陸家長採用的「化身港童大法」,並無任何對策,甚至不認為是一個問題,因為講到底他們都是「港藉兒童」。
「交通是一個因素」,到底是對那些媽媽說的呢?
今年統一派位,哭的是否又會變回本土港媽?
(無綫新聞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