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再臨分水嶺

民主再臨分水嶺


港大學生發動學生會退出學聯公投,隨即引發連場罵戰,這讓我想起去年佔領期間的衝擊立法會事件。

該次事件之中,撞碎玻璃門其實問題不大;但泛民主派、雙學、佔中三子等人輕率武斷地與衝擊者劃清界線,同時沒正面交代糾察及大台的組成,於是和理非派與勇武派之間的矛盾浮面。這才是重創佔領行動的分水嶺。

首先了解事情的經過,然後才作出回應,這是最基本、最務實的處事方式,然而泛民主派、雙學等人在傳媒的追捧之下對佔領人群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佔領者沉得住氣是理所當然的事;另一方面,和理非派的民眾恐懼中共已經滲透在各佔領區裡,於是先發制人,將衝擊者標籤為「內鬼」,在連場罵戰之中與勇武派互相指責,於是小事化大,兩派自此再無互相尊重的空間。箇中過程是否內訌──這不再是重點了。

我個人認為,衝擊立法會事件本可以簡單化為手段上的分歧,而港大退聯公投的爭議亦不妨簡單化為以下的選擇題。

緊隨學聯與追求民主之間,孰輕孰重?這是純粹的優先次序的問題,兩者之間不一定有矛盾及衝突。「港大退聯關注組」的聲明亦表明希望為學運引入更多元化的抗爭路線。依我個人的理解,港大退聯的背後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精神,當見解及主張有一定的差距時,就不好再干預對方的決策,而這正正體現了民主所確保的多元意見及彼此得以並存的空間。

今次,港大退聯公投的分水嶺究竟會進一步提純,抑或是削弱為民主抗爭的力量及意志?視乎大家對公投結果的反應,以及學聯的態度。中共最樂見?一個內鬥不斷的勢力如何有閒情逸緻去『樂見』呢?


(圖片來源:港大退聯關注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