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旺角之可愛

佔領旺角之可愛


雨傘革命第9日,佔領街道運動仍然持續。捱過了催淚彈、胡椒噴霧、飛車、愛港力、黑社會甚至各種流言輩語,旺角和銅鑼灣兩大佔領地仍然固若金湯(尤其前者)。

前兩天開始,忽然有一種聲音指︰「再在旺角阻街很擾民,快要引起反彈,抗爭者退守金鐘吧!」不說甚麼,為何佔領旺角是「阻街擾民」,而佔領金鐘是「不阻街擾民」呢?兩者都是大街要道,但旺角道路網更發達,改路更易,影響比金鐘的港島要道輕。更何況,佔領的意義,根本在於打亂既有都市秩序,以喚醒市民和執政者對不公義進行反省。

好了,「勸退者」常說「旺角很危險」,事實又如何呢?

完全不是。

筆者在在旺角連續兩天(若將上周五被掃前的日子計算在內,實際是共三天),沒見過甚麼槍林彈雨的畫面。對,這裡有不明來歷的黑社會分子搞事,不過,一班學生、大人、公仔佬挺身而出,把個別暴徒包圍,用群眾力量補缺「警察」所缺失的維法力量,團結之壯觀可是香港社運史中前所未見。當然,有人不幸被打傷,但有更多人為維護他人安全和集會的和平奮戰到底,形成一幅與金鐘佔領區完全不同的圖畫。

另一方面,若細心觀察旺角佔領區,自會發現另一幅非常有趣的風景。差不多,在每三至五米之間,就有人圍坐討論,話題不外乎政制、時局、經濟、意識形態等等。各個自發小組的氣氛相當良好,你來我往的互相交換個人見解。而且,意見立場沒分對錯,即使是代表建制的維園阿伯,抗爭者一樣願意給他一張椅子,坐下來慢慢聆聽。總之,每個人總會找到他的聰眾,亦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

此情此景,正好反映旺角一帶的特殊精神面貌︰亂中有序,多元意識文化,彼此包容。恰比旺角購物區,這邊是中高檔化妝品,對面卻是 ACG 專門店,後面則有專服務女性的旺角中心,行遠一點則有波鞋街,各有特色,但各不排斥。

而佔領本身,更有開花結果的意義,讓佔領者的意志,由傳統集中在港島區移殖至九龍。試想,這麼多年的七一、元旦、國慶……各種遊行在港島發生;而今次,是香港人將抗爭精神發揚光大,用最短的時間,最堅定的意志,把旺角變成另一戰場,一方面真正做到宣揚和平抗爭,另一方面另闢戰線,牽制警力以減少金鐘被清場的危險。而且,撤退至金鐘只會令該地「廣場化」,吸引市民「朝聖」,令原來的社運變成崇拜,於是又重回舊日香港「廣場式」抗爭的惡性循環。

去過一次旺角,你會發現其可愛之處。這裡絕對不悶,喜歡可討論政事,或周圍遊走;甚至,遇有潛在的搞事者,群眾更會自發唱生日歌(聽說星期一會唱《Let it Go》)。不知不覺間,你會欣賞這班抗爭者的堅毅,亦會發現其可愛之處。

來旺角坐一坐,走一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