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媽上學記第二週 ─ 自己書包自己孭

水媽上學記第二週 ─ 自己書包自己孭



小兒文西就讀的幼稚園採用的是「護脊書包」,護脊書包有甚麼護脊功能,水媽不太清楚,只知道這書包大概是同區幼稚園所用書包中,最大的一個。文西個子中等,不算高也不算矮,肯定不是肥仔了,但也不至於瘦弱如柴。文西背起這書包,水媽幾乎都看不到他的小背脊了。

在開學前,水媽帶文西去買這書包,文西「新屎坑」發作,要自己揹起這書包,當時書包裡甚麼也沒有,就已經有些少份量,文西走不到半條街便已投降。

終於都開學了,水媽帶著文西步行上學和放學,沿途會遇上其他街坊同學和家長。途中有一位同學揹著書包跑啊跑,心情好不愉快的,他媽媽在後向他喊:「除咗個書包先啦!你成個背脊濕哂!」當時水媽心想,如果文西肯自己揹著書包走完整段上學或回家的路,水媽一定成全他!

正所謂「自己書包自己孭!」開學已兩星期了,文西仍然只能揹著書包走半程路,看著他被書包遮蓋著的身體,只剩下一個頭仔、一對手臂、兩條腿,這書包是名符其實的「龜殼」,水媽雖然不會迫他「必定」要揹著這龜殼走全段路程,但是在他自願的情況下,水媽選擇「保持緘默」,讓他培養「自己的事自己做」的習慣吧。K1的孩子可能還沒能在這時候適應上學,各位家長在提防變成怪獸之餘,請也不忘多鼓勵孩子,在孩子能自行走畢全程後,可以給他一點小獎勵呢!

說起書包的話題,最近知道原來有人會特地訂購日本書包。那些日本書包也很大個的呢,根據網絡文章的形容,日本書包之所謂這麼大的原因,除了符合人體工學設計,內裡亦有乾坤,例如書包大小剛好足夠放學生的課本,又有些小間格讓學生能夠將每日上學所需,如飯盒、水樽、文具、運動服等等都能放妥,還說到那些書包裝有定位裝置,又能拯救學生於車禍、遇溺和地震的意外中,總之那些每個折合港幣數千至萬元不等的手製書包被吹捧到科幻故事般的神奇。不過,即使改用了較輕身的物料,為了耐用的原故,那些日本書包的物料肯定比文西的那個重,當家長們瘋狂搶購日本書包後,會否都一樣充當書僮,爭著替孩子拿書包呢?若不讓孩自己揹書包,買甚麼也沒分別吧!

在追捧日本書包的時候,家長們也得了解一下日本學童的自理能力,據說日本小學生大多是自行上學的,沒爸媽祖父母沒工人姐姐帶,沒有人替他們當書僮,這些自理能力不是一升上小學就自動學得到,日本人自小訓練自理能力的了,這些優點,家長們又會追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