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不改 佔中替代

政改不改 佔中替代


由「三步曲」變成是「五步曲」的政改,首階段諮詢報告在「醜婦終須見家翁」的情況下,昨日於立法會由政改三人組向內務委員會發表。

一如所料,特區政府在處理政改問題上,於中共設置重重關卡,狠狠箝制香港民主發展的「指導」下,出台的諮詢報告不過又是「新瓶舊酒」的陳腔濫調,內容完全沒有新意可言。換句話說,所謂政改,即非政改,是名政改,也就是甚麼也不改。

「舊酒」依然,談無可談,卻「新瓶」或許可以說上兩句。

整份報告裡面,以大量如主流、較多、不少、一些等模糊概念,企圖包裝出結論乃是經過廣泛而詳盡的諮詢。只是,歸根究底,那不過是從120萬來歷不明意見書所得出的答案。說是「來歷不明」,是通過客觀事實間接推論出的結果。

政改報告歸納意見書內容得出的結論,大概是以下幾點:

一)主流意見認為,不能繞過或削弱提名委員會實質提名權力; 二)主流意見認為,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 三)主流意見認為,提名委員會可沿用現在方式產生,即四大界別,也就是坊間常言的「小圈子」。

以上是主流意見的部份。至於今次政改產生最大爭議、最受民眾關心的「公民提名」,只是列作「一些團體和人士」的意見。

以政府的調子作基礎,反照一下社會近年對政改的要求與討論,即發現諮詢報告中,只憑文字提及的「主流意見」,與現實社會主流認為普選要有「公民提名」的意見,屬於南轅北轍的差別。120萬投書意見的人,若主流意見都如諮詢報告內所描述,即有理由相信,這些人若非活於現實香港,就是根本並非活於香港,那這群人所謂的「主流意見」,大致可看成如周融要求旅客或小童簽名反對佔中一般兒戲,故再有理由相信,政府諮詢報告中所謂主流意見,即非主流意見,是名主流意見。

另外,關於2016立法會的產生辦法,諮詢報告裡面近乎隻字不提,那麼合理推論,自然是沿用《基本法》規定下的結構繼續過渡,亦即普遍市民要求「全面普選立法會」的聲音遭到扼殺,再一次說明報告所言主流非主流的荒謬。

政府這種表態,無疑是在敷衍市民,說明他們從沒有認同民意,也沒有考慮過聽取一點民意,唯有的是,他們把境外政權既定的政改劇目在香港粗暴實行。不過,話分兩頭,忠於香港社會的人,早已說過「沒有抗爭,那有改變」的理念不知繁幾,但社會似乎仍然待之輕視或漠視,故此政府不回應社會訴求而作出改變,於這個程度上還是勉強可以說得過去!

發起佔中,或是口裡支持佔中的人,若只把佔中列作一個「發展項目」看待,處處計算甚麼時候才是合適時機,而非將之看成是解決社會危機的當下手段,以刻不容緩的態度加緊推動,則不管政府再拋出幾多輪政改的諮詢與報告,都不過是為未來上演「香港滅亡」這套恐怖劇之前,用作過場的幾齣鬧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