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報》清盤,得悉這消息有點突然,但又不很突然,傳統紙媒一一倒下,似乎難以避免。很多人以為新媒體挑戰是主因,但說實在我反而覺得是整個香港的文化下流之故;當然,兩者並不排斥,甚或相互影響。
我認識《成報》,因為老爸只看《成報》,到現在還無變。小時候我見他看《成報》先看副刊,我就以為《成報》做的新聞不好看,又以為老爸最愛看咸濕專欄,所以我亦養成這個習慣 (笑)。
長大後偶爾看到香港報業史,才得知辦報,尤其《成報》開創了「副刊」為主的先河,又認識了一些到現在我也不認識的人物,什麼「高雄」、「三生」、「幽草」等。後來的《香港商報》、《明報》就學習了這種模式,把報紙主攻副刊專欄推上了高峰,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香江健筆。
如今《成報》清盤,像《明報》則靠擦中共馬屁,偽裝全面中立繼續影響香港;《成報》清盤,感覺如香港有形的墜落,還有多少人記得《成報》的成,是「以誠求成」的精神,我認為是香港賴以成功的精神。
一邊寫《成報》,一邊想...找天與老爸吃飯,聽聽他話當年吧。
補充:其實近年《成報》已是一份馬經咁樣樣。
(無綫新聞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