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三起美國AMC 電視臺每日24 小時重播多年來評論人爭相談論、奪獎無數的神劇 Mad Men(廣告狂人),迎接星期天的大結局。我在該劇2007 年首播後便斷斷續續追看,這個星期更是用盡所有可以看電視的時間來狂煲。《熱時》截稿,腦袋一片空白,唯有寫 Mad Men。
該劇故事環繞紐約 Madison Avenue 一中小廣告公司創作人和持份人 Don Draper 及其同事在1960 到1970 年的工作與生活展開。Draper 極具創作才華,但來歷神秘。他的身份其實是偷來的。他原本叫 Dick Whitman,是一個出自中西部農夫與妓女的孤兒,為了逃離貧窮暴力的收養家庭而參加韓戰,遇上工程師上司 Don Draper。真正的 Draper 在戰場殉職,面容毀爛,Whitman Draper 的屍體偷換名牌,以 Don Draper 的身份回到美國,獲發紫心勳章,輾轉加入了紐約的廣告行業。
這個劇集的成功因素衆多,有人說是因為它認真地從室內設計到服裝潮流重構了一個精緻而陌生的1960 年代美國;有人說是因為每個角色的陰暗面與六十年代的歷史傷痕(甘乃迪遇刺、越戰、種族衝突)交錯,剛好與金融危機後「美國生活方式」的普遍懷疑產生共鳴。
劇集還營造了一個既糜爛又誘人得不可思議的美國中上階層社會景觀。裏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是煙酒不離手,在室外室無時無刻都在抽煙或喝烈酒(即使是在辦公時間)。辦公室內幾乎所有人都與所有人有過一腿。主角 Don Draper食女無數(秘書、同事、鄰居老婆、空姐、diner 侍應、女客戶、女兒的老師、差點還有女兒的未成年同學)不用說,就連頭尖額窄矮小眼突髮綫過早上移的樣衰 Peter Campbell,也有公司漂亮才女長期暗戀,朋友妻也冒著被老公暴打的風險與他偷上牀。
這個劇同時吸引到愛懷舊的老白人和喜歡 Sex and the City、看電視劇也能有性幻想的那一類性壓抑觀衆。但它的最厲害之處,是它竟然也能吸引到不少左翼文青的迷戀(看看左翼自由派媒體如 New Yorker、Slate、Huffington Post 等的長期注意吹捧和無數評論便知)。我開始追看該劇,也是源自幾個在紐約生活工作的極左派舊同學的議論與推介。
劇集透過虛構的廣告公司,呈現真實的美國大企業(寶麗萊、Samsonite、通用、Lucky Strike 等)怎樣努力營造各種幻象與聯想(甚至可說是對完美資本主義烏托邦的憧憬)來吸引消費者。從 Don Draper 的身份到這些廣告,都是連串謊言。1960 年代初美國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就是由這些謊言堆砌起來。通過片集的七季九十二集,我們看到每個角色的家庭和他們的廣告公司,戰後的主流白人保守文化和凱恩斯式福利國家一起從1960 年到1970 年陷入危機、步向瓦解。這簡直就是一個美式資本主義的衰落史。這當然就是 Mad Men 能夠那麽吸引左青的原因。
到了故事的最後一季,Don Draper 早被當名星的年輕新老婆飛甩、舊情人去世、連跟他搞了幾次的 diner 女侍應也忽然失蹤。他的公司被真實存在的跨國廣告公司 McCann Erikson 吞併,他被轉移到新公司當員工。在一切都在土崩瓦解之際,他在一個公司會議中途不辭而別,展開了漫無目的的西行 road trip,最後跑到加州太平洋岸邊參加一個公社式嬉皮退修冥想營。營中他打電話回廣告公司的好同事道別,哭訴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渣與騙子。他好像已經決心做一個隱世嬉皮士,或是跳崖自盡。
故事若以此作結,左青一定最高興。但在節目結束的最後幾秒,Draper 在打坐中悟出了他原來在 road trip 中一直為此搜索靈感的可樂廣告新橋。而整個劇集,竟以在現實世界由 McCann Erikson 製作、堪稱史上最成功廣告的1971年可樂“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Coke.”經典作結。廣告中一群不同種族國籍的嬉皮年輕人高唱和平與愛,人人手持一瓶可樂,歌詞不斷重複“I want to teach the world to sing/In perfect harmony.” 和”What the world want today/ Coca-Cola/ Is the real thing.”。這是美國反文化(counter culture)運動與資本主義的完美縫合。
這不單是一個劇集的結束,更是一個美式資本主義浴火重生的寓言:走過1960 年代的危機與懷疑,美國資本主義最後都能將所有反抗力量收編融化,以更強大更普及化的面目強勢回歸,主宰世界。這個劇集首播於美國金融危機方興未艾的2007 年,終結於美國經濟穩步復甦、美元重上強勢軌道的2015 年,正好強化了這個寓言的教訓:美國世紀,遠未終結。
(原文刊於第三十期《熱血時報》,於2015年5月24日免費派發。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