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管治香港的困難之一,在於行政長官的人格成疑,得不到大多數市民的信任。特首梁振英曾於參選時指謫對手家中有僭建物,後來被揭發自己亦有僭建,自此其誠信受到市民普遍質疑。此外,市民翻查歷史,發現梁振英經常前言不對後語,言行亦不一,例如他曾於1989年公開發聲明表示支持天安門學生,如今卻不肯面對六四議題;又例如他曾於1992年表示不會送子女到國外留學,但現時其三名兒女全部在英國留學等。從照片2可見,遊行標語均寫著「行騙長官下台」、「不要騙子政府」等,證明一個謊話連連、口不對心的特首無法擁有管治威信。
香港政府管治香港的困難之二,在於香港未有直接民主,特首及其管治團隊之權力來源得不到市民肯定。香港現時的特首梁振英僅於1200人的委員會中獲得689票當選,而委員會成員統統沒有得到民意授權,特首選舉完全是一個小團子選舉。另外,香港立法會中有一半為非普羅市民選出,有「欽點」嫌疑之功能組別,而他們能夠直接影響各項民生政策能否通過,更令市民對於政府非由自己賦予權力,且不斷剝削自己而感到不公平,故市民提出「立即真普選」之訴求。
補充:照片1顯示的遊行隊伍為親政府、親共或收費遊行之無立場人士組成,他們的出現不構成政府管治困難。
───
(b) 資料B反映香港社會有哪兩個核心價值出現矛盾?這兩個核心價值的矛盾引致的後果是否日趨嚴重?參考資料B,解釋你的答案。(6分)
資料B反映香港社會「公義」與「法治」兩個核心價值出現了矛盾。各種民眾運動中市民被捕數字節節上升,顯示市民的反對聲音對法治標準的衝擊日益加劇,這兩個核心價值的矛盾將引至日趨嚴重的後果。
市民的各種反對聲音不一定全部正確,然而在一個鼓勵言論自由、遊行及示威自由的文明社會裡,這些聲音是不容以任何方式打壓的。自由主義哲學家J.S. Mill曾指出,我們不止要讓人說正確的話,也要讓人說錯誤的話,因為只有聆聽持該種立場的人親口講他的立場,我們才能真正了解該立場及作出判斷。此為文明社會中言論自由的依據。姑勿論本港的反政府力量訴求是否合理,他們至今從未做出殺人放火等直接傷害他人身體之事,單憑其立場以法律條文打壓絕對有違公義,因此筆者指出的是「公義」與「法治」的矛盾,而非「自由」與「法治」。本港現時對於反政府思潮的「法治精神」不僅沒有保障市民享有其應有權利,更反其道而行作出打壓,「法治」一詞已淪為空談。
長此下去,香港市民將不再信任政府口中的法治,不再甘於受法律條文限制其真正權利,實行公民抗命,取諦不合法的政府。這對政府而言,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
───
(c) 「透過示威遊行表達訴求有助提高香港人的生活素質。」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8分)
透過示威遊行表達訴求能否提高香港人的生活質素,可就幾個層面來看。首先,單憑示威遊行這個行為,絕對不可能提高香港人的生活質素。這些行動只是手段,用以向政府表達市民之訴求,施以令其作出改變的壓力。如果有任何人單憑示威遊行此類行動感到快樂,感到生活質素有所提升,是對整個社會運動藍圖非常欠缺了解,亦欠缺智慧的表現。
由此可見,示威遊行必先能夠表達訴求,始能開展提高生活質素的第一步。比如說,遊行是為了讓政府官員看見市民的訴求,所以示威人士至少要能夠在官員面前出現,讓他們看到抗議的標語,故此在星期日或公眾假期遊行到沒有人上班的政府總部,便是一種連表達訴求也沒法做到的示威行動,對於提高香港人的生活質素毫無幫助。又比如,近日民主黨絕食成員遊行到政府總部壓碎雞蛋,並以雞蛋碎屑拼砌出「真普選」三個字,其行為不但沒有引起政府官員注意,甚至連市民對此行為也大為不解,因此這種示威行動無助他們表達訴求。
在成功表達訴求之後,還需要經過一步,才能讓香港人的生活質素得以提高,那就是得到政府的正面回應及相應行動。在本港,不少政客和社運人士容易滿足於政府的正面回應,認為行動已經成功,卻沒有留意政策在日後打回原形。反對國民教育便是一例。2012年9月,在政府宣佈撤回該學年開始的強制國民教育後,學民思潮及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便決定撤出佔領多日的公民廣場(即政府總部),其後本港學生參加親共交流團的數字升至前所未有之多,各出版社之教科書加入維穩教材適應趨勢,普教中出台並打算取蹄粵語,連本通識考卷亦使用普通話用詞「素質」而非廣東話用詞「質素」,均證明反國教行動在取得一次階段性勝利後,持續地失敗。
如題 (a)、(b)所述,香港正處於一個非常惡劣、不義的狀態,政府官員醜態暴現,中共張牙舞爪,如果香港人的示威、遊行、集會,以至日後打著公民抗命旗號的「佔領中環」仍是如此做法,莫說提高生活質素,連基本的人權、公義都不可能爭取到。
筆者倒沒聽過在一個沒有人權、公義的社會裡,人民是有生活質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