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唔係鼓吹失敗主義,蠢材!

《Kano》唔係鼓吹失敗主義,蠢材!

朋友分享咗陳景輝寫《Kano》並喺《明報》刊登嘅觀後感。本來唔想加把口,但著實因為欣賞呢部電影特地入場睇咗兩次,眼見有人寫成咁,祇能用「不知所謂」形容。而文章睇完,發現連埋李先知評泛民絕食一齊睇簡直一絕,事關兩者內蘊可謂一脈相承。 

首先,要道明事實以正視聽。嘉義農林之所以能夠參戰甲子園,必先奪得全島冠軍。人哋在結尾係輸日本嘅頂班賽事,係各地區賽勝者之間嘅較勁,而且每隊勁旅一路走來百折不撓,在場外日夕訓練,在場中用血淚汗水換取勝利,而非大吹甚麼階段勝利的阿Q精神論。陳文錯用馬後砲,以最終輸掉比賽高舉「體育精神」,但完全無視人哋未輸前一路搏命打,未到最後一分鐘都唔放棄任何一球,連對方教練都因而盛讚;從來唔係一開波就成班球員柴娃娃快樂耍球「釣勝於魚」,專注過程體驗而不重視結果。 

最好玩係,喺片尾都以文字詳列史實,包括嘉農五度晉身甲子園,同埋球員同球隊之後嘅際遇。絕大部份人都重係心繫棒球,其中甚至有少數加入咗日本職棒,成為傳奇人物。僅用「比賽輸精神在」總結?佢哋一路打根本唔會諗住輸而放到盡,連電影宣傳語句亦係近藤教練教誨「不是想著贏,而是不能輸」,眾人在對陣中盡情燃燒青春挑戰自我;就算喺一度輸咗,佢哋都會設法喺第二度贏返嚟。 

不妨想吓呢啲同政黨社運白做無用之功,有乜嘢分別。體育精神,係體現於屢敗屢戰;失敗主義,卻是恬不知恥地屢戰屢敗,以自我滿足不斷犧牲民氣,由小型絕食到大型集會無不如是。《Kano》故事核心係爭勝之心不熄,強調「球者魂也」「一球入魂」,每次都想像自己處身人生中最重要同最後一場比賽,因而得到場內場外「天下嘉農」嘅頌揚,而唔係講究勝負唔重要,可持續失敗然後自我安慰嘅失敗主義。 

寫觀後感借題發揮唔緊要,之但係將精神扭曲然後自往臉上貼金,或者為自己的失敗找托辭,恕我做唔嚟。 

再同朋友傾開,補充返少少背景。 

《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Kano》喺臺灣被統媒及時評人指斥為賣臺三步曲,為殘暴的日治塗脂抹粉、歌功頌德。但平情而論,其實幾部作品係展現不一樣嘅史觀,同時呈現本土文化同殖民治統之間嘅角力。 

因為國民黨「光復」寶島之後,為了急切去殖化,教授的歷史幾非皆是渲染皇軍侵略屠殺,而有意忽視其對社會整體嘅貢獻。而《Kano》中的日人、漢人、阿美族「雞尾酒球隊」,展示嘅卻係無分國籍人種嘅民族共和,係同國民黨截然不同嘅史觀。 

而時代背景上,其時日治已屆後期,大致已不是起初入侵時屠殺立威的階段(但不能忘記在《Kano》相同的年代,仍發生《賽德克.巴萊》所述的霧社事件),趨向穩定,而臺灣既是「大東亞共榮圈」長治久安嘅示範單位,威壓之後管治政策須轉化為懷柔,故民眾生活雖然艱困(一來百廢待興,加上戰時物資短缺),但在治安上還是較好的。社會進入建設與教化的階段,許多大學中學都是在日治時建立的,而大型基建亦在嗰段時期進行,例如片中所提及的嘉南大圳,當年係全世界最大型嘅水利工程,對後來臺灣農業助益甚大。|

而電影幾乎全場都係講日文,處處都係皇軍建築,正係其時皇民建設教育嘅成功示例。 

一部值得欣賞嘅作品,先要誠懇,同尊重史實。殖民時期在臺係有建樹,但亦有屠殺。導演魏德聖相當用心,嘗試從別於傳統反日嘅角度切入,擺脫既有嘅史觀,重新舖陳日本殖民對臺灣嘅正面意義,亦藉以重塑本土價值論述,商業化之餘刺激觀眾對歷史有更多不同見解,在思想衝擊之中逐漸走向客觀。 

而用殖民抗爭史嚟簡單比照今天嘅民主運動,架空時空背景同社會元素,祇能再補多句:啼笑皆非。 

以下是很好的延伸閱讀。 

健吾:《KANO》教台灣人的事


(圖片來源:KANO 電影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