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好DSE要有特別嘅說話技巧(一)

考好DSE要有特別嘅說話技巧(一)



筆者今年同各位應屆考生一樣,都正在夜以繼日咁挑燈夜讀。雖然我未考小組討論,但喺校內小組討論成績都總算係頗高,咁當然離不開我平日關心時事,同睇《毓民踩場》,令到我學咗唔少理論同古語,方便我在討論當中引用例子同引經據典。

例如有一次討論題目為「有人認為禮物是潤滑人際關係,有人認為送禮是功利主義,你有什麼看法?」

我嘅答案係「潤滑人際關係本身就是功利性質。例如湯顯明和中國官員酬酢,送贈茅台,結果被人質疑是賄賂共官,以取政協之位的嫌疑。可見以送禮作為潤澤人際關係的手段,本身就係功利主義嘅行為。」我關心時事,結果隨手拈來了一個例子,令論述完整、深入。

而我去到駁論部分,發言就更加突出啦:「湯顯明說自己送禮的行為是禮尚往來,不是功利的體現。但『禮尚往來』、『禮多人不怪』的本意並非如此。禮,本是指規範人行為的準則。禮尚往來,指要禮貌待人,就不會出現尷尬的場面了。所以『禮』根本唔係指禮物。作為一個廉署專員,以禮物去潤澤人際關係而不顧法理和身份,則不是禮尚往來,而是禮崩樂壞。」

我講完之後,先生大喝精彩,仲讚我有學養。殊不知,我係拾黃毓民牙慧。呢段嘢毓民喺立法會講過 XDDD

但未睇或者少睇毓民發言嘅朋友,點算好呢?〜〜〜〜〜

咁又唔好咁驚住,雖然你哋執輸,但都未至於冇得返生。因為我有特別嘅說話技巧(≧∇≦)!

以筆者嘅經驗,要喺小組討論度爆seed,一分鐘首輪發言極其重要。呢一分鐘,決定了你喺考官心目中嘅最初印象。咁要考官眼前一亮,就一定要一個出人意表嘅「界題」。


比如啱先嗰條題目,我要首先喺首輪發言就界定咩叫「禮物」,搞清楚送禮物嘅初衷係乜嘢先:「禮物係為咗表達對對方的祝福和愛意,是不求回報的。如果送禮係用來潤澤人際關係,咁就不是送禮了,而係交易,或者賄賂。」

界題界得靚,可以令整個討論由你唻主導,並且留下深刻考官深刻嘅印象,而佢會「先入為主」咁,對你之後嘅發言予以高嘅評價。

再譬如題目:「對於比賽,我們要着重參與,而不計較成敗得失。請評價這個看法。」通常很多同學甫開口就話「不同意」,理據往往係話「成敗得失都十分重要」。

但如果識界題嘅同學參與該討論,便可秒殺,出奇制勝了:「我同意該看法。不計較得失,是否等於我不重視、甚至乎忽視佢?當然唔係。計較,指執着。你執着結果,就會患得患失,不但會影響發揮,更會令你在賽後埋伏心理遺患。箇中的問題,我會過後再詳述。而我嘅立場,就係同意題旨,珍視過程,正視結果。」

所以你話,界得個題目好,就可以鶴立雞群,立於不敗之境地。但點樣界題先為之好呢?下一篇文章再仔細啲講,且會根據呢幾日嘅試題加以討論。


(圖片來源:迦密主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