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恩娜,人稱「觀音娜」,果真是觀音托世。金口一開,就講普世價值,種族共融。
文章如果早於廿年前刊出,指向當時的越南難民、或當時處於弱勢的社群—相信此文定必帶來全城掌聲。但將「文化包容」用於今日中港衝突,則是比擬不倫,亦與現況不符。以下試列幾點:
一、港人將大陸人的惡行放上網恥笑的風氣已經是買少見少了。這一點她大可放心,因為適應力強的港人是接受了。只要設身處地看,試想像若然你現在於面書post一幀內地人在香港街道上隨處便溺的相片,今天網上會有甚麼反應? 大不了都是淡淡然回幾句、罵兩句;當過份的事看多了、聽多了,自然就會盲目,逐漸視而不見。
二、大陸人財大氣粗,在香港的各大名店內昂首闊步,在網絡高呼「沒有中國人,你們香港人死定了」,他們真的需要港人包容嗎? 大陸人之所以被稱為「強國人」,正正是因為氣勢比人「強」。強者需要被弱者包容?笑話!
三、兩地差異引起的是誤會,但中港問題所衍生出來的,已不只是誤會般簡單:而是有利益衝突。族群共融引發的誤會:該文提到的誤會大多讓對方感到無禮、冒犯;但中港的矛盾,又豈只是讓港人感到精神上被冒犯這麼簡單? 這簡直是侵犯吧:資源被搶、福利被佔、搭車被撞……就快連「港也被奪」了。這難道只是一場誤會?
筆者撰文多用比喻。在此也給官小姐一個建議:既然講及文化包容,那就自然不能說漏了食人部族的食人文化;我想妳不會去仇恨和岐視他們吧。將包容食人文化來比喻中港矛盾,或會更為貼切。
以普世為懷固然是好;但將目光放得太遠而漠視現況,就須當心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Youtube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