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互換日,書店淪陷時

繁簡互換日,書店淪陷時


香港人坐不定,如果沒有出國,長假期要宅在家都宅不了這麼多天。不去鳩嗚,都會逛街。雖則明知滿街普通話、拖篋黨,仍會犯賤地出去逼。

既然犯賤,有心理準備逼,就去新城市廣場,怕什麼?

沙田新城市廣場,早前市場調查是全港流量最高的商場,不知有否被打破紀錄,但好像未有聽聞。雖無官方說明,但商場各區都有藥房、萬寧、莎莎,外加各中低價知名品牌,簡直是自由行的天堂。說這是一個已經淪陷的商場,實不為過。那兒連十年如一日的史諾比樂園都有長龍排隊坐小船。

欣賞人山人海的商場繁華,觀摩眾貴客的執篋神技良久,再有心理準備都要喘喘氣,所以我們決定到書店一遊。

書店,在香港這個文化沙漠中,能夠經營已經算了不起。沙田的書店,早前就已有網文指出搬完又搬,一直逼遷到一個商場中算是甚為偏遠的角落。而那個位置也不算太壞,就在一田大店樓下。人類的忍耐力其實很頑強,大家反正都習慣袋住先,所以已經無人再提。我們龜速移動,終於到了那個地區,人流略少,終於可以回復常人步速,不過所謂略少的人流,其實仍然可以配得上繁華二字的。說經濟不好,應該在場的人無人會信。

平日的書店,你不會預期有很多人。香港的書店不似台灣誠品,沒有多少給人坐下的空間。理解,香港最貴是地,留個空位給你坐,租金呎價要賣多少書本文具才回本?買了好走啦!通常多人的時候就應該是店中有大減價的時候。

我們預計假日會有多一些人,所以初進店內時感到人影處處也不算意外。至少場面是生意好,而不是商場另一些區域被攻陷的狀態。要看看書架,翻翻新書,都沒有難度。

奇情的是,一條長長的付款人龍。

這麼多人在書店購物,是有特價嗎?左看右看,沒有。好奇怎麼這麼多人排隊。看他們買的東西沒有共通點,卻發現,他們很多都拖篋。

拖篋買書,香港人在台灣可能會這樣做。發生在香港,實在奇趣。

逗留一會,開始覺得煩悶,還是決定走人。與友人談起,才驚覺煩悶的原因:還是覺得人太多。書店不同商場,初進來覺得人流可以,但逗留久了,才發現原來書店應該更加少人一些,才可以靜下心來尋書翻書。也是,雖然有位置看書,但一站定,旁邊有人又在看同一排書,又有人穿來插去,又有人走來找職員要同一區的書,有些太熱鬧。像超級市場的書店,似乎效果不太好。

友人還告訴我一件我沒留意到的事。話說友人找到一本書,想打打書釘,於是走了全店一圈找好位置。他說,很多人在兒童圖書位置坐下。我驚奇地問:「咦?有得坐?」

「有,地下呀!」

香港人在書店,是不習慣坐地下的。但只要北上去一去書城,就會知道,席地而坐是多麼普遍。

「你猜剛才書店中有多少是自由行?」

「四成左右吧!」這個估算都已經夠厲害了,即是說書店的人流比假設沒有自由行的話可能多了差不多一倍!政府官員見到一定很高興,祖國為我們帶了來高文化水平的人流,又給這文化沙漠帶來了甘露!

「那商場呢?」

「至少七成吧!」對啊,沒有自由行,你們早完蛋了!

為什麼書店可以在淪陷了的商場中成為最後的一片尚算正常的空間?

「因為他們還是不懂繁體字啊!」

對嘛!今天的書店,中文書暫時絕大部分還是繁體的。看不懂確實是令其吸引力大減。

可想而知,如果有一天,書店改為大部分賣簡體字書,書店的人流會更為步步高昇。對書店來說,這可是商機啊!不要說不會發生,普教中以外的普通話教其他科目都要推動了,台灣小馬哥都說正體簡體字相似度奇高,理應統一了。

想到這裡,不禁擔心起來。如果真的發生了,連書店都要衝鋒陷陣才能夠光顧,那怎麼辦?棄城──整個新城市商場放棄掉嗎?

「不怕啊,書店還有英文書區,留在那兒就好了!」

說得太好了,還有後路!只要有後路,人類的忍耐力是很驚人的。放心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