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 談自殺及預防自殺方法

專訪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 談自殺及預防自殺方法



剛過去的2019年,香港共有993人自殺死亡,即十萬人中有逾十三人自殺身亡。身處大海,風高浪急,你會奮力掙扎,抑或隨波遂流?說的不是環球局勢,而是內在情緒。

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以及2020年的瘟疫政治,加上市道轉差,香港人每日的生活壓力與日俱增。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撒記」)總幹事曾展國表示「前車可鑑」,擔心未來香港的自殺率上升。

「去年的反修例事件後緊接今年疫情,令每個香港人的生活和思緒,都忙得不可開交 - 尤其是今年,人人專注搶購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但不代表情緒並無受影響,只是一直在壓抑。」觀乎本地的數據,去年並無出現自殺潮,似乎是好事,對嗎?

「本港每年約有八百至一千人自殺。但『沙士』時期,香港的經濟環境特別差,2003年的失業率是7.9%;而2004年至2006年,更一度高逾13%。其時的自殺率每年近一千三百宗 - 尤記得當年我在另一所機構工作,求助人數可謂破紀錄!而當年的報紙港聞版與電視新聞,幾乎日日都有因為財困、失業或破產而自殺的報道。足見自殺率與經濟及市道,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他認為港府在推行防疫措施的同時,本地的經濟活動及市道亦大受影響。建議港府在這段困難時期,推行不同措施去減輕市民的經濟壓力,同時竭止失業率上升;並應定時審視是否需要加碼。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成立六十年來以生命影響生命

「身處大海,風高浪急,你會奮力掙扎,抑或隨波遂流?我說的不是環球局勢,而是內在情緒。」

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以及2020年的瘟疫政治,加上市道轉差,香港人每日的生活壓力與日俱增。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撒記」)總幹事曾展國表示「前車可鑑」,擔心未來香港的自殺率上升 - 提到預防自殺,定必會想起成立於1960年的「撒記」。尤其是他們所提供的熱線支援服務,可謂深入民心。

「當年,杜學魁與杜葉錫恩伉儷,聯同一小群任職教師的義工創辦『防止自殺會』,屬亞洲同類組織之首創;及後又加入國際防止自殺會,與全球同類型組織保持密切聯繫。那年頭,申請及安裝電話線的費用,並不是人人能夠負擔,因此主要以信件形式去進行輔導。1976年易名『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並沿用至今;直到八十年代,才聘請第一位全職員工,並先後獲政府提供位於樂富邨與順利邨的會址。」他說。

「來到今日,我們有逾五十名員工,二百九十位義工;其中有五位義工服務達四十年、十一位義工服務達卅年,服務達十年至廿年者亦有接近八十位。目前我們除了廿四小時即時情緒紓緩熱線,還有自殺危機介入與輔導、自殺者家屬支援,並提供各類有關自殺及情緒抑鬱的專業課程,讓有需要的社工、教師與醫護人員報讀。並會每年辦新聞發佈會,公佈全港自殺死亡數字統計及分析。」

「我們收到來死因裁判法庭(死因庭)的數據後,都會抽出被裁定死於自殺者,再以其資料進行統計;多年下來,就成為了港人自殺的趨勢之分析。」早前機構舉行2019年全港自殺死亡統計數字之新聞發佈會,期間提到,預期未來港人的自殺率有可能大幅上升。

對此,曾先生坦言非常擔憂:「去年的反修例事件後緊接今年疫情,令每個香港人的生活和思緒,都忙得不可開交 - 尤其是今年,人人專注搶購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如口罩、廁紙、糧油雜貨等,因為那是要即刻處理的事。事情發生那一刻,大家都會暫時放下情緒,先趕忙應對;不代表情緒並無受影響,只是一直在壓抑。」


多項研究顯示,自殺率與經濟息息相關


他先引述每年冬季都會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在2019年發表了以2007年美國及全球經濟衰退為研究對象之〈Suicide, Sentiment and crisis〉報告,證實當失業率上升同時國內生產總值下跌,自殺率就會上升。「報告又指出,當市民因持續接收經濟相關的負面消息而對前景感到悲觀,精神壓力就會上升,使自殺念頭較易出現,甚至付諸實行。若政府同期削減開支,如福利、醫療等,會進一步推高自殺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四十秒就有一人自殺身亡;雖然全球79%的自殺個案發生於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但高收入國家的自殺率卻是最高。「另外,又有研究發現,美國、日本、瑞典等地的國民於經濟衰退時之自殺率,較南非、土耳其、羅馬尼亞等低收入國家為高。研究人員推測,生活指數高昂、自覺是富裕社會中的少數失敗者、社會歧視失業人士等,都是構成精神壓力。至於人均收入較低的國家,由於失業及低收入人口比例較高,失業人士不會自視為失敗者,亦較少被歧視。」

曾先生解釋,「自殺率」不是百份比,國際公認的方式是以每十萬人為基數去計算,將全年自殺人數除以人口,再乘以十萬。亞洲區的自殺率,以日本與南韓為最高,每年都超過30,即每十萬人當中有超過三十人自殺身亡。「傳統上,日本人認為向別人流露自己情緒是壞事、並會打擾對方,是極為失禮的行為,因此面對問題時往往打落門牙和血吞,當情緒爆煲就是自殺之時。另外,南韓社會講求輩份而且男尊女卑,加上嚴重貧富懸殊,令自殺率高企。」

「至於香港,剛過去的2019年,共有993人自殺死亡,自殺率是13.25,即十萬人中有逾十三人自殺身亡。」觀乎本地的數據,去年並無出現自殺潮,似乎是好事,對嗎?「但當情緒開始沉澱,就是爆發之時。」


疫情加上中美關係嚴重打擊本地經濟,或會刺激未來的自殺率

「本港每年約有八百至一千人自殺。但『沙士』時期,香港的經濟環境特別差,2003年的失業率是7.9%;而2004年至2006年,更一度高逾13%。這段時間內也特別多人選擇走上絕路!其時的自殺率每年近一千三百宗 - 尤記得當年我在另一所機構工作,求助人數可謂破紀錄!而那時的報紙港聞版與電視新聞,幾乎日日都有因為財困、失業或破產而自殺的報道。足見自殺率與經濟及市道,有極為直接的關係。」

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2020年6月香港的失業率為5.9%,是十五年以來的新高。至截稿前(10月中),本港7月至9月失業率升至6.4%,創近十六年之高位,失業人數則增至近廿六萬人。

「這些數據都在提醒我們,香港極有可能重蹈2003年的覆轍 - 疫情加上中美關係,嚴重打擊本地經濟,未來的自殺人數很可能會上升。雖然此一推測只參考過往的數據與經驗,但其實自殺個案,一宗都嫌多!我認為大家要及早做好準備去應對,將影響減到最低。」說到這裡,曾先生不禁嘆息。

「雖然2019年的數據,未必即時反映社會事件、時局與市道對香港自殺率的影響,亦未呈現升勢;但不代表普遍香港人沒有情緒問題。相信大家都會留意到,去年香港瀰漫著壓力、憤怒、不安、焦慮......雖然當時義工們常因堵路而無法返到熱線中心當值,但我們亦曾派出小隊到相對較平靜的示威現場,為有需要者提供即時情緒支援。另外又與社聯合作成立『情緒支援站』,抱持任何政見的人都可以來求助。」

根據機構早前發表的〈2019年全港自殺死亡數字統計及分析〉,其「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之數據顯示雖然所有年齡組群中較多女性求助,但最終男性自殺死亡的數字卻較多。「無論是全球、亞洲抑或香港,男性的自殺率較女性高 - 普遍社會都以男性為剛強的代表,我們常說『男兒流血不流淚』,男士們若表現出其感性一面,就會被認為是軟弱、不滯,因此即使面對困境,自然將情感、情緒埋藏心底,亦普遍較少去尋求精神健康的幫助。相反,女士當面對無法處理的問題,習慣與別人傾訴;雖然未必能找到解決方法,但卻可排解情緒,同時透過溝通去梳理及重整思緒,不致鑽牛角尖。」

另外他又強調,長者的自殺率亦值得留意 - 2019年,全港最高自殺率的年齡群組乃「60歲或以上」,達19.58。

「在香港,不少長者因為兒女長大、成家而與配偶同住。當配偶或自己因年邁患上長期病,或因機能退化無法獨立自活,甚至配偶離世,都會令他們陷入『自己對於社會、家庭與子女是一大負累』的負面思緒 - 我們留意到,此一方面男性尤其嚴峻!從前他們是一家之主、家庭支柱,在家裡中講每句話都有份量;退休後,面對教育水平比自己高的家人,生活上常被忽視,言談間往往被譏脫節或『你識咩丫』,甚至因為日常生活需要被照顧而被嫌棄,凡此種種,都令他們無法調整情緒,尊嚴受極大傷害。加上獨居、配偶患病或離世,難以找到生存意義。」


「正能量」是好物,卻只適合用於風平浪靜之時,用來鞏固自己


他指出,願意參與群體活動的長者,即使只是定時到住處附近的長者中心或教會、佛堂等,都屬自殺風險較低者。「常說『隱閉青年』是社會問題,但其實即使他們足不出戶,家裡大都有其他家人,同時他們會透過網絡接觸世界,如社交網站、網上討論區等,故自殺危機相對較低。但獨居長者,無論身處大屋、單位或劏戶,住處都只有他一人,發生甚麼事都沒人知道;就算能夠負擔家傭之費用,亦與社會大眾無甚交流。以公共屋邨為例,不少人都曾與獨居長者為鄰,別說其家人,他們甚少有訪客、不常外出,鮮與鄰居交流......你唔理佢,就無人理佢咁滯!」

香港人經常面對壓力的困擾,當壓力轉換成負面情緒,影響身心與生活;若任由負面情緒累積,終會不勝疲憊,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雖然大家都知道要珍惜生命,但為防止悲劇發生,及早預防自殺最為要緊。」

至於政府層面,曾先生引述〈Suicide, Sentiment and crisis〉報告中提到,建議政府不應在經濟衰退時削減公共開支。「港府在推行防疫措施的同時,本地的經濟活動及市道亦大受影響。建議港府在這段困難時期,推行不同措施去減輕市民的經濟壓力,同時竭止失業率上升;並定時審視是否需要加碼。」

他續說:「至於防止自殺及關注精神健康的機構和組織,在過去較常關注市民因疫情及防疫措施而引致的情緒問題;未來應進行更多防止自殺的公眾教育,同時整合財政、求職及失業援助的資訊,為因相關問題而有自殺念頭的個案提供協助。」


社交平台乃雙刃劍 

去年熱血時報訪問「撒記」自殺危機處理中心的中心主任何永雄,當時提到要成為機構熱線的義工,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專業訓練,還要經過考核;但市民大眾,當知道身邊有人想自殺,又可以怎樣做?

「從前大家總愛擁抱『正能量』,說『睇嘢要正面啲』、『好多人慘過你』、『螻蟻都尚且偷生』等;尤其長輩,常將『當年打仗仲慘啦』掛在口邊。這些缺乏同理心的說話,對於正身處情緒困境的人並不管用;聽在耳裡,只覺難受,輕則成為吵架導火線,重則會加強對方尋短見的意欲,不得不小心。」

「社交平台是一把雙刃劍。好處是信息流通快,對於防止自殺某程度有幫助 - 我們能及早知道誰人有自殺傾向。但同一時間,網絡上有不少『塘邊鶴』,他們所提供的方案、解決辦法,又或是批評,皆絕非好方法,甚至會造成反效果,使有自殺傾向者的情緒變得更差,覺得世上無人明白自己......」

「猶幸今日大家都開始有這方面的意識,亦多討論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話說回來,其實『正能量』是好物,卻只適合用於風平浪靜之時,用來鞏固自己。」曾先生笑言,沒有比陪伴與聆聽更好的了;他又以煮食做譬喻。「用曾經煲燶湯的煲具煮糖水,只會煮出苦澀的糖水 - 同樣地,若我們不先處理負面情緒,將『苦』盡量轉化,卻硬要加入『甜』,那鍋東西誰願意吃?」

陪伴與聆聽,單純但重要

「即使言不及義,即使與情緒無關,只要願意單純地聆聽,不作評論或提供意見,已經非常有用。雖然過後未必能夠從根本解決問題,但當情緒即時得到紓緩,對方或會願意暫且放下輕生的念頭。待情緒逐步穩定,並重拾生活節奏,可協助他尋找解決方法。」

他又重申,無論任何時候,當面對困境,不宜故步自封,應放開自己去接受他人的幫助。「可以的話,主動尋求相關機構聽取可行的解決方法。」

「六十年來,『撒記』由以書信輔導到開設廿四小時情緒支援熱線,我們一直與時並進。有見網絡成為大趨勢,故此我們推出了『Chat窿』,先有網站後增設流動應用程式,讓有需要者透過網絡『樹窿』,不俱名地以文字與義工傾訴心事,紓解心中鬱結。」

十八世紀時期,德國文豪歌德發表講述少年維特因失戀而吞槍自盡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據說當年小說出版後,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以相同方式自殺,使一些歐洲地區禁售此書。「二十世紀中期,有外國教授提出「維特效應」(The Werther effect,或稱Copycat Suicide),就是描述這種現象。三四年前,有不少學童自殺,雖沒有佐證,但有理由懷疑是此一效應的結果;去年的社會事件,媒體與社會上不少人,都將自殺者英雄化,亦會吸引其他人仿效。」

「曾有研究指出,一個人自殺,最少影響六位身邊人。雖說生命由上天賦予,但其實我們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能令一個生命延續下去,到底都是一椿美事。」


(熱血時報網台節目〈聚焦訪談〉第7集有曾展國專訪)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87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