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電視遊戲有機會被改編成電影了!傳聞任天堂將會與《壞蛋獎門人》(Despicable Me)的製作室Illumination Entertainment合拍《孖寶兄弟》(Super Mario Bros.)3D電腦動畫電影。畢竟是長年《Mario》系列忠實fans,一想起「電影化」三字就怕怕,即使可能有宮本茂監製,呈現形式更不可能重演1993年美國真人電影版的悲劇,但要麼搞得像《Angry Birds》一樣的話,也夠嘔九兩幾血。
翻查近代歷史,遊戲改編電影死亡率達99%,近年叫做最賣座的《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其實也只屬B級製作,叫做好頭好尾。其他呢?唉......不說了。
為何叫好叫座,故事動容的遊戲,住住不能像漫畫改編成出色的電影呢?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兩者的根本分別開始。
遊戲本身是一種角色扮演的互動,即使沒掛上「RPG」的名號,你控制的就是一名角色。由《SimCity》的上帝,到《貪食蛇》的蛇,都脫離不了這本質。即是說,玩家就是劇本的一部分。你去賞析遊戲劇本,也就是參與這劇本一次。即使劇本早已編好流程,但中間的寫法,怎樣去走,怎樣去行,怎樣完成關卡,你仍有自由去決定。
而電影本身,即使是以主觀視點進行,你所扮演的是「觀察者」。你做的是純粹閱讀文本,不論主觀鏡,AB鏡,半身還是wide shot,都脫離不了這本質。換言之,由遊戲變成電影,就脫離了互動的本質,你的角色亦易轉了。問題就來了,如果觀眾參與過遊戲,作為曾經的參與者就會到處質疑編劇的決定,因為他曾參與過,覺得某某情節可用另一種方式進行;未參與過遊戲的,又會去問︰「為甚麼這遊戲能改編成電影呢?」以《MGS》為例,改編遊戲一定出事,未看過的觀眾會問︰「世上有像蛇叔一樣的特務嗎?」玩家又會問︰「為何真實的潛入與遊戲中的差那麼遠?」
再進一步說,遊戲本身的設計,是為遊戲的特質而設。以《MGS》為例,敵人的視界與聽覺不可能這樣差,直覺的警覺性也不可能這樣低,套用在電影的「真人世界」上,就不可能符合真實世界的合理邏輯。
隨科技不斷進步,由畫面到物理反應,遊戲的像真度愈來愈高,反而慢慢變成可供參與的「互動電影」;但被改編成我們認知,長90分鐘的「電影」,就會問題叢生,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兩者在前述的關鍵之差。但當中還有不少細節,例如視覺特技的極限,開拍預算,班底,製片人對遊戲的認識,片長限制等等。又或者,遊戲本身沒故事,你強行去賦予一個故事(如《Angry Birds》),破壞玩家的認知和幻想,又怎樣不叫人回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