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貓奴

法式貓奴


偶然讀到法國作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一段談及神學的有趣獨白。

蒙田慨嘆人類自恃才智,不敬造物主,其實是對世界一無所知的蠢才。他如此論證人類的無知:「人透過虛幻的想像力自比上帝,為自己添上神的特質,又把自己與其他生物分隔,把動物當作人的伙伴……但人類怎能利用他的才智窺探動物的想法和秘密呢?當我跟我的貓耍樂時,誰知是她利用我來消磨時間,還是我利用她來消磨時間呢?」此番話,甚有廿一世紀貓奴的影子。在我行我素,且從不輕易流露愛惡的貓咪面前,人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萬物之靈 - 把主子的位置乖乖出讓,自貶為鏟屎官,傻傻的為主子賣命,只為搏君一笑。

古埃及人深明鏟屎官之道,早把撲殺毒蛇的貓視為神聖動物,不單禁止殺貓,更視貓為神的化身,並認為貓能守護地下世界,因此製作貓木乃伊長伴先人左右,在暗夜裡靜候主人從墓中復活......戀貓情意結早在古代出現,甚至比著名的依底柏斯情意結之歷史更悠久。

現代法國人對寵物的熱愛不比祖先遜色。在巴黎,不時看到市民抱著體型嬌小的西施和芝娃娃,在人來人往的車站中穿梭;偶爾有大叔拖著兇猛的鬥牛犬經過,但從沒見過狗狗向途人亂吠。不論大狗小狗,都是一聲不哼乖乖伏在地上,兩眼怯生生的偷望路人。事實上,法國人普遍喜歡寵物,遇上乖巧的毛孩,會主動上前與之玩耍;若碰上野性十足的犬隻,則會跟主人打趣說句「你的狗看來不太喜歡我喔」。這裡的狗,外出時間規律,總是跟著主人散步 - 法國人愛抽煙,晚飯後出來吐煙圈的時候,也會順道帶小狗出來走走。周末跑步,狗隻亦會跟著到公園跑幾圈放放電,非常痛快。

貓比狗深閨,偶遇的機會不多,因此份外令人回味。貓擅長開拓「私人空間」:早上,待飼主上班後,貓咪從門隙走到鄰家,探聽別人私隱。法國大部份屋苑中央都有個花圃,這裡一般種些灌木以增加綠化面積,但不設人類的走動空間。然而筆者留意到,貓咪最愛到這個小花圃曬太陽碌地沙,活得比神仙還愜意,絕不會傻傻地悶在家裡。猶記得三年前初抵法國,在家趕論文,初冬的太陽格外和暖,故到窗邊吹風;此時樓下草叢傳來一陣急促的抖動聲,探頭查看卻甚麼也沒看見;幾秒後只見一隻貓在花園另一邊端探出頭來,覷了幾眼即沒入綠葉中。風吹過,小花圃又回復平靜,這一陣小騷動反令人更感受到異國的寧靜。幾日後,貓咪帶幾位好友來花圃開派對,樣子卻十分整潔,不似流浪貓;不知是誰家養的,來去如風,自由得很。

另一次與貓巧遇,正是與家人旅行住在民宿。當日天氣晴朗,筆者在房間中寫文,人有點病懨懨的,正想到廚房倒杯水,卻見牆角有異動 - 一看,是鄰家黃貓。牠偷偷從虛掩的大門潛入,正在八卦的時候被逮個正著。一人一貓,無言相視,呆了半响,貓彷彿被發現自己擅闖鄰居,醜死怪,也就腳底抹油逃走了。要不是牠臉上長毛,相信兩頰該漲成了紅色。後來,黃貓又趁著我們晚上看電視時,溜進來一起看。我們左眼盯著電影,右眼偷瞄著貓,怕嚇跑牠。

法國的貓跟法國人一樣,很有性格。筆者住所附近小鎮的「村長」最有氣派 - 頭上長著很長的毛,如獅子王。每日中午,牠在街角傲視途人,一動不動的坐著,猶如官員在監督蟻民。牠也許是某家店所養的貓,因此路人亦見怪不怪,好像老相識般。

據說法國人喜歡養貓,喜歡牠的整潔和安靜,適合住在城市的人。法國的作家也喜愛創作以貓為題材的故事。歷代作者筆下的貓都是具有個人意志,還有古怪魔力的動物。灰姑娘作者Charles Perrault曾寫下一個有關貓的故事,講述一隻貓如何利用一個布袋,略施小計騙得國王信任,令一窮二白的主人成為駙馬,亦令自己逃過殺身之禍―人類的智慧往往來自大自然。

古時的法國人利用貓捉老鼠的機智,教導小孩如何靈活處事,為自己和身邊的人謀福祉。十八世紀的左拉(Émile Zola)愛貓如命,曾寫過一篇小故事,講述一隻家貓為了一嚐自由滋味,逃到屋簷上結識流浪貓,最後卻發現街頭生活比想像中殘酷,因而自願回到當初討厭的「監獄」,接受主人的處罰,恢復家貓的生活。左拉以一隻貓的故事說出自由的代價,也解釋了為何城市人甘於放棄自主以換取安逸的生活。

選擇人生何去何從、忠於自我的勇氣,不是人類本能,卻是人類永遠追尋的。法國人之所以愛貓,也許是為了將這個得不到的夢想,寄託在一頭任性的小野獸身上。



公營電動單車

法國人熱愛踩單車,Tour de France(環法單車賽)更是每年盛事。即使住在首都巴黎,大部份市民都擁有自己的單車,並習慣以單車代步;每逢周末,更會相約家人好友到市郊踩單車。有見及此,巴黎市政府最近推出電動單車Veligo,只須每月付40歐元即可享用,更可將車帶回家。市政府預期,使用電動單車以及既有的共享單車(非電動)的人數,將會不斷增加。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74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