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阿拉伯之春」初起,其時自由主義陣營一片樂觀情緒,甚至相信「第三波」的浪潮將會完結,並迎來「第四波」新高峰。然而,當下卻變成一片蕭煞的愁雲慘霧:阿拉伯地區僅突尼西亞一國成功轉型為民主國家;而其實由東歐到東南亞,自冷戰結束後起步的新興民主國家在政制發展上倒退之案例,可謂不勝枚舉。同時,中俄兩個專權大國耀武揚威,固然是不在話下;甚至連傳統的歐美民主大國,都面臨政治矛盾日趨兩極,可謂內外交困。
香港的際遇就更不堪-長年看似受惠於「開明專制」的英式統治,但這連同過渡期緩慢的代議民主進程,卻都是北京及倫敦幕後角力的大國政治副產品。過程的上半部,令港人得出「帝力於我何有哉」的錯覺,以為可以不理政治;下半部則不但帶來沒休止的無力感,美其名「循序漸進」之民主步伐更被證明是個騙局!有議席而無實權的怪現象,終把不少原有雄心壯志的代議士,慢慢馴養成職業政客,議席由手段變質成目的,理念之爭最後更往往淪為意氣之爭。半桶水的假民主,未見其利,先見其弊。
本人自2012年起走出象牙塔,參與進步民主派的選舉工程,希望可以打破原有香港民主運動的因循習氣;之後加入「熱血公民」,在網上電台講述社會及政治學的基礎概念,以至探討世界各地抗爭的成敗得失。2016年參與推動永續基本法的選舉工程,縱使自身得以當選,但其餘戰友全數落敗,而且民主派陣營的對手奧步盡出,甚至在我方戰友敗選後完全變臉,令人心寒之餘,亦直指香港民運失敗,以至此刻西方民主困局的根本原因──民主體制之所以能夠運作,社會必須擁有基礎共識,政治辯論要以agree to disagree為大前提;而在歐美,尤其是美國,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經濟左翼與右翼、國族為先及全球化的嚴重分岐,業已動搖公民社會的根基。
重新上路前,先反求諸已
香港的所謂「黃絲」與「藍絲」之爭,既有中美代理人的身影,卻也是歐美保守與自由派代理人之間的戰爭,然而性質更複雜,水平卻更低;至於本地民主運動的內部矛盾,倒可以略談一點自身的切膚之痛。
香港民主運動原本的不成文規定是由幾個「高層大佬」說了算,自從司徒華在2009年底突然變卦否定五區總辭,到2010年民主黨入中聯辦密談後通過偽政改方案,這種「超穩定結構」土崩瓦解;發展到今日,恍如一場不流血的叙利亞內戰。
無用之用的議會,須反省共業
要面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兼且擁有龐大國家機器的極權政體作長期抗爭,實在不適宜打持久戰。原本民主派體系雖也有黨內民主機制,事實上是一黨獨大的格局,並無理順內部異議的聲音。這些在野人士後來成了新興進步民主派系的骨幹成員,然而這些新興政團的內部矛盾,難免循「零和遊戲」的方向發展;而更不幸的是,頗多沒有這些歷史負累的年輕人,甚或沾染了這種惡習。
本人的議席是一場救港運動失敗後的殘餘,留在這個被廢武功、僅獲有限監察政府職能的議會,存在價值一如莊子所說的「無用之用」。可悲之處是,連這個在前年推動神聖搶救事業的聯盟,依然逃不過內耗之劫。我們也是共業的一部份,實在需要深切反省,未來將腳踏實地推動社區工作,及完善修憲的理論基礎,希望同道們繼續努力。
全面專政隨時降臨香港,下屆還有沒有立法會選舉此刻亦成疑。即使到時立法會選舉仍在,恐怕宣誓確認書中將會加入令民主人士更難堪的政治表態。此時此刻,有人還去想著欠缺意識形態基礎的報復式狙擊參選,尤如被關押於集中營裡的人,為有限食物而扭打一樣難堪,實在教人心痛!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57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