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視執笠 點解嘅?

亞視執笠 點解嘅?



今年四月一日前後,亞視在新聞時段忽爾單方面宣佈,王維基入主亞視,拯救財困危機;但消息傳出翌日,行會終於確實,否決亞視續牌申請,並給予十二個月通知期,營運至明年四月一日。亞視續牌的「鬧劇」終於結束,但開放大氣電波、引進電視台競爭、增加市民選擇等等仍然淪為空談。

在愚人節當日,政府倉促否決亞視續牌申請,並匆匆發牌予香港電視娛樂(港娛),顯然為了填補免費電視「一台壟斷」的感覺。但港娛表明需要一年時間開台,其數碼機頂盒亦估計需要六年時間才能覆蓋八成。且外,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更明言,倘若股東再不注資,亞視頂多營運三、四個月之久。換言之,香港堂堂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竟剩下一間免費電視台給市民選擇,簡直貽笑大方,政府責無旁貸。

紅色資本入主 股權爭拗不斷

主權移交後,亞視開始被「紅色資本」及親共人士入侵控制,新聞政治立場不單日益偏頗,電視台內部更成為股東內鬥及大陸商人權鬥俱樂部,官司不斷,電視製作更一落千丈。1998 年,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等人醞釀併購亞視,而大陸商家吳征獲邀任營運總裁;2000 年,當時的亞視大股東兼主席林伯欣出售股權予長江製衣主席及鳳凰衛視股東陳永棋,與劉長樂及大陸商人封小平分別持有亞視股權,亞視漸被「紅色資本」聯手控制。

2008 年起,亞視內鬥加劇,亞視宣佈委任前電訊盈科副主席張永霖為執行主席,而城市電訊及香港寬頻網絡主席王維基為行政總裁,二人矢言改革亞視。可是半個月不夠,張突然宣佈「經過連日來的合作,發現與王維基在處事作風上出現重大分歧,接受王維基辭職」,其後亞視確認消息,並轉移委任王為亞視顧問。事後有傳王曾稱亞視不充當「中央十台」及「親共的電視沒有人看,只有反共的電視才有人看」的言論,導致被離職。

2009 年,旺旺集團兼中國旺旺主席蔡衍明以私人名義,分階段以換股債券形式入股亞視,成為第二大股東。2010 年初,亞視原最大股東查懋聲發行相關可換股債券(Convertible Bonds)予另一大陸商人王征入股亞視。交易完成後,由於本港控股權的計算方法,亞視內部出現最大股東的爭論。本來,蔡持有亞視四成一股權,為最大股東;但由於蔡並非香港永久居民,根據廣管局規定,蔡為「不符合持牌資格人士」,因此只計具投票權的股份,蔡持有亞視的股份便被攤薄。就此,蔡向法庭申請禁止亞視再發行可換股債券,及後更多次入稟高院申請亞視清盤。

至2014 年底,高院就亞視股東爭議終於作出裁決,裁定王征違規控制亞視,並決定接納蔡衍明等申請,下令亞視最大股東黃炳均出售最少約一成的股權,使黃不再為最大股東。另外,法官正式委任獨立經理人「入場」協助亞視重組並申請續牌工作。其後,經理人更公開招標尋找「白武士」入股助亞視解決財困,但同時種下在續牌風波中出現「潛在買家」的醜劇收場的導火線。



跨年拖欠人工 欠薪借錢當出糧

面對股東糾紛不斷,亞視上下管理一塌糊塗,自2014年九月起,亞視被揭發多次拖欠員工薪金,如九月份薪金需要等到十月尾才能發放。通訊事務管理局於九月曾就此建議不向亞視續牌,唯特首和行政會議不了了之。

其後亞視仍然出現拖欠薪金的情況,各股東更互相推卸責任,像十一月的薪水,要延至十二月二十九日才能支付。僱主欠薪超過七天,已觸犯勞工法例,可是勞工處拖延至除夕才介入事件,發出三十四張警告信,並派員到亞視總台講解有關欠薪法例,及進行追討欠薪登記。按本港《僱傭條例》,如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亞視員工仍未收到十一月份工資,欠薪達一個月,僱傭關係即宣告中止。

結果,十二月二十九日,亞視向員工出「一半糧」欲避過法例規定,而十一月份餘下的半份人工直至一月七日才能發放,至於十二月份至一月中的工資仍未有「着落」。至一月二十二日,亞視更爆出大股東黃炳均向員工提供「借糧」服務,被指以「解燃眉之急」為由,單獨約見,並游說員工簽下一張承認向黃名下公司借錢的收據,更指一旦簽署,即等同獲發一張十二月份薪金的支票,若果員工離職就要立即還錢。

亞視「借錢當出糧」事件傳出,各界譁然,並質疑為何股東有錢借糧,但繼續拖糧?對此,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不能接受亞視持續欠薪,並指出亞視股東借錢給員工,不等如履行資方支薪責任,但張亦強調需要與律政司合作,待搜集足夠證據才對亞視作實質起訴。

王牌節目「亞視新聞」 劇集製作接近停產

在財困的情況下,亞視想盡千方百計開源節流,除了透過賣地,監平監賤賣掉片庫、器材及一些經典劇集的版權外,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決定縮減新聞時段,原定早上六時半播出的「亞洲早晨」,兩小時空檔由資訊節目或重播自製劇集代替,以符合發牌條款的最低要求,像每日中午午間新聞亦由原定十五分鐘,縮短至十二分鐘,另加三分鐘天氣報告;原來三十五分鐘的六點傍晚新聞,縮減至十五分鐘等等,以避過釘牌命運。

這樣的安排只能吊命而已,亦令亞視收視被網民視作笑柄,在本年三月三十日亞視的節目收視被譏笑似「二進制」,晚上六點半至十一點的節目只有一或零點收視,而平日最高平均收視的王牌節目為「六點半新聞」,有三點,約十九萬觀眾收看。即使葉家寶辯稱亞視以前只是行錯路線,過往太多論政節目及太少劇集,亦強調亞視是走「差異化路線」,但這實在不能回應亞視早就「無人睇」,以及返魂乏術的命運。

事實上,亞視節目質素日漸低落已不是新鮮事。王征自2010 年入主亞視五年,亞視接連出醜,轟動本地及海外新聞界。起初王征曾豪言要將亞視打造成「亞洲CNN」,但次年發生的「誤報江澤民死訊」事件,不但在新聞時段內回顧江的一生,更把台徽轉為黑白。亞視新聞部僅餘的公信力蕩然無存,並被通訊局罰款三十萬;而王征因此被揭發干預亞視日常運作,令亞視再被罰一百萬。

2012 年11 月,王征不但沒有汲取教訓,更公器私用,以「亞洲會」之名義在政總集會,並由本港台現場直播,抗議政府新增免費電視台牌照,期間有百多名藝人及員工,與王征在政總外高舉「否決」牌,又跳「騎呢舞」。另外,亞視更因製作有心無力,五年內不斷重播節目,大部分節目如《ATV 焦點》、《星動亞洲》等一日內播放三次;《把酒當歌》、《亞洲政策組》等會重播四次,甚至在2013 年農曆年初二,本港台未有直播煙花,但卻在《歲月留聲》重播24年前1989 年的蛇年賀歲煙花匯演。更甚的是,亞視在「六合彩」也會報錯的情況下,大眾仍能忍受亞視存在數年之久,完全體現了香港人「堅忍不拔」的精神,令人情何以堪。



港台擬執爛攤 無線一台獨大

在「紅色資本」及大陸式管理文化下,亞視長期陷於零收視的境況,最終資不抵債,本來打算籌款救亞視的晚會《萬眾同心撐亞視》都只錄得一點收視。直至本年二月,亞視甚至仍然拖欠通訊局一四至一五牌照年度的一千萬牌照費。期間,坊間不斷流傳有幾個潛在買家入主亞視當「白武士」的消息,例如在行會否決亞視續牌前夕,傳出大股東黃炳均及王征準備將股權,轉讓予申請免費電視牌照失敗的香港電視網絡主席王維基,但港視及後卻發澄清指「王維基沒有代表他本人或港視,與任何人就可能交易達成協議或原則上的協定。」但僅相隔一天,亞視經理人、德勤會計師行又宣佈,黃王二人已與另一名投資者簽署買賣協議,但不願透露其身份。總之,隨著行會否決續牌申請的決定確實後,亞視股權轉讓的亂象,以及醜聞才暫告一段落。

然而,綜觀亞視股權爭議及續牌風波,梁振英政府和行政會議必須承擔箇中責任。根據《廣播條例》,如免費電視不獲續牌,政府須於有效期屆滿前最少十二個月通知持牌人,亞視牌照將於本年十一月底屆滿,但通訊局早於去年九月及十一月兩次建議不給亞視續牌,且有充分理據,只是行會一拖再拖,令亞視員工飽受多月跨年欠薪問題折騰。

可是,行會宣佈亞視正式停播後,竟指香港電台(港台)接手亞視原有模擬制式頻譜營運,直至該制式於2020 年終結為止。此決定一公佈,隨即引起傳媒和社會廣泛批評。港台為公營機構,其節目類型、播放新聞及廣告時數等與亞視這些私營電視台不同,再加上港台根本沒有足夠資源、基礎設施及能力提供電視廣播服務,夾硬要港台接手亞視原有模擬制式絕對是錯誤的決定,只會令公私難明的港台更亂象叢生。

無綫電視前經理、商台首席智囊陳志雲更在《城市論壇》中炮轟政府,認為該應變方案「錯到極」,「交俾港台做係錯到極」。陳更認為,香港一定不是只可以得兩個電視台,而政府把模擬制式交給港台的做法是「收窄天空」,並「擺港台上檯」,又質疑政府是否不希望「多隻香爐多隻鬼」,才打算在2020 後,立法會、區議會,以及特首選舉結束後,決定相關安排,以免市民有更多機會,在敏感政治議題上炒作討論。因此,陳認為這是敷衍、未經深思的決定,當中亦涉及政治考慮。結果,香港市民仍然「無得揀」,無綫一台獨大,政府造就壟斷,國際都會如此何等荒謬!梁振英及行會難辭其咎!



(原文刊於第二十九期《熱血時報》,於2015年4月19日免費派發。請支持文化抗共,訂閱《熱血時報》: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eg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