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間觀 ─ 來日方長

華夏時間觀 ─ 來日方長


農曆新年乃華夏兩大節慶之一,另一是中秋,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是時間觀念 - 中秋有迎月、賞月及追月。

農曆新年有年前準備,也有過節,而且過年前後的日子皆以農曆記日,如年廿幾、年初幾。相對於其他節慶只有當日,清明就是清明,重陽就是重陽,中秋與過年突顯時間延續的特別意義。

為何要強調時間觀念?因為中秋與過年都是華人團聚的日子。為此,中秋又稱為團圓節。《紅樓夢》第一回有云:「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中秋夜,賈雨村落泊異鄉,與家人別離,乘着酒意吟詩,首先想到的,是佳節團圓。

再看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弔影分爲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全詩以月為感,經亂之後懷念諸位兄弟姊妹。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最後幾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題為: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這首詞是蘇東坡懷念親弟蘇轍(字子由),兩人分隔,即使是家人亦不能團圓,因有感而寫下的千古絕唱。不同的是,白居易的詩是悲看明月,蘇詞是人在月圓,終有團圓之願。中秋乃團圓的日子。古代交通不如今日發達,故古人特別重視時間;也是中秋之迎月、賞月及追月的民情來源。

來日方長與只爭朝夕


百姓日用而不知,華夏的時間觀念除了在節慶上顯現,也融入在藝術的形式上 - 相對於西方畫作的框限,華夏書畫的長卷隱藏了時間觀念之美學,可用簡單以四字概括:來日方長。長卷在書畫中廣泛出現,表現華夏對時間的詮譯,人壽雖有限但時間無盡,唯有將個人置身時間洪流中,透過轉化觀念,人生命限自然化解。蘇東坡《前赤壁賦》:「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再者,人間有憾,如前述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面對現實的殘酷,人的應對方法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來日方長的華夏觀念下,時間上的「人長久」,空間上「千里共嬋娟」,攝月而觀,相信﹙但願﹚最終可以破除時空阻隔,家人有團圓的一天。

在時間上,相對於「來日方長」是「只爭朝夕」,毛澤東的名言:「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在老毛這種急躁求成的獨裁統治之下,三年超英,五年趕美,大躍進的盲目躁動,結果帶來千萬人餓死的慘劇。中共不是華夏,由此可見。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68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讀者回應
相關文章